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火莲 1 武功山,对于“户外圈”来说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标志。 一年多前,我刚刚接触接触“户外圈”,听到最多的既不是珠峰、慕士塔格(宿迁户外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),也非三山五岳,那是什么呢? 户外圈很奇怪,大概有点现代江湖的味道吧,老驴们总是在卖弄江湖玄机,除了讲一些我向来不喜欢的人情典故外,偶而也会像谈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”一样,给我们这些伪驴(或者叫菜鸟)上课。 “玩户外呢,总还是要走几次长线的,否则算不上真正的驴”。 “嗯嗯……”,我诚惶诚恐地接受前辈们指点。 “这样说吧,像敖太、狼塔这些线路,都是强驴们玩的,你呢,可以从入门的山登起”。 “那什么样的山算是入门的山呢?”我无知,但虔诚。 “‘南武功北太白’,你听说过吗?这两座山很漂亮,强度也不大,适合新手入门”。 …… 呵呵,总算找到户外入门的起点了,也第一次听到“武功山”这个名字。 接下来的驴途中,听到许多驴友反复提起这座山,以至耳朵都快磨出茧了,感谢热心的大熊,不但悉心描绘了武功山的美,还向我介绍宿迁两位驴友关于武功山的帖文。 所以,武功山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标志,或是一个公式:没有爬过武功山,就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驴友。 2 而武功山于我,似乎只是一个梦,能隐约看着,却追不上、抓不住。 我自以为素来不是一个跟风的人,甚至会反感,但有无意中看了浙江的一个美驴发的帖子,图文并茂,倒真的吸引了我,错过了冬天组织去武功山的活动,本想跟上大老虎组织(5月15日)的武功山之行,但知足说他也会组织去,想想知足待我如同兄长,当然愿意了,但临近日期时知足变更了时间,恰逢我必须到省厅参加警察实战教官考核,又错过了。 就这样,今年宿迁三个户外组织相继去了武功山(也足可验证武功山是一个标志)我却因种种事由,都擦肩而过。 我的老乡、朋友和家人一行十来个,在我的鼓动下,都随了知足去武功山,我为他们送行,望着惭行渐远的大巴,感觉武功山如梦如幻,隐约已经看得见了,却又恍惚相隔…… 行程的第二天(即昨天),接到儿子从山上打来的电话:“不来武功山,你会后悔一辈子;来了你就是累死也值得”! 孩子的话,难免夸大其词,但足见武功山的魅力之大,从群里不断更新的照片不但看得出驴友对美景的惊羡,也验证了宋代诗人郑强的赞叹: 绿色青黛梁群山,院锁屋恋迭嶂间,金顶插天云漠漠,飞瀑泻地不潺潺。拔地凌穹吊马桩,巍然在望葛仙坛。灯荧星点清霄静。炉烟燎绕白云还。俯瞰日山齐到眼,江南尽境属吴邦。疑是神仙真洞府,公余幸得一跻攀。 …… “那你们好好玩吧,注意照顾好你妈妈和三姑”,我纵是羡慕忌妒不带恨,也只能化作一句不痛不痒的嘱托,或许机缘未到吧。
|